口的敏感期的另类表现:
口的敏感期出现时间:0--2岁。
口的敏感期的另类表现:
1、频繁吃手指。只要你不限制,他几乎一整天都把小手都在嘴里,吃完大拇指再吃食指,有时甚至把整个拳头塞进口里,吃得特别香。
这样理解和应对: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最初方式。千万不要阻碍他。相反,如果他的衣服袖子过长,阻碍了他把手放进口里,帮他换衣服才是最好的办法。可以想象,当婴儿第一次将他的小手放入口中时,肯定会有“开天辟地”般的惊喜。
2、把所有拿到手的东西都送到嘴里,床上的枕巾、吃饭的勺子,玩具。而且咬东西,见什么咬什么。甚至把小木桌的桌边咬了一排小牙印。
这样理解和应对:他在用小嘴巴认识所有这些不同的东西。爸爸和妈妈只要勤快一些,清洗、消毒,保证他想吃的东西都是干净的,就足够了。
3、喜欢尝瓜子皮、栗子皮、吃笔帽,珠子、生豆子放进嘴里不停咬。
这样理解和应对:孩子心里肯定在说:我怎么刚刚尝到(知道)这个东西呢?一切经验都来源于感官,口腔认识事物之后,孩子们再用手、眼、耳、鼻、身体其他感官来感知事物,最终像成人一样,用眼(看)和耳(听)把握世界。所以,不需要强行制止。静静地观察着他,你会发现,他会原封不动地把嘴里的东西吐出来。
4、咬人。活泼可爱的小孩,突然开始咬人了。咬了妈妈、咬爸爸,姨妈、表姐、奶奶都难逃此劫。
这样理解和应对:不要发火,咬人事件经常发生在孩子2岁半到3岁。如果你注意,会发现他从来不咬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。孩子咬人并无恶意,把他抱在一边就可以了。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替代物,比如口咬胶。但效果不一定好,有时孩子会明确告诉你,咬橡胶不好,咬皮肤的感觉才好。咬皮肤似乎能很快满足这一敏感期,并让孩子迅速度过去。然后,儿童会出现高度的宁静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。
5、打开所有的食品,吃一口扔掉,再吃别的东西。
这样理解和应对:往往成人的想法是“吃完这个,再吃那个。”要注意节约。孩子的目的不是在吃,而是认识味道、了解外在、建构自我。
口的敏感期,是婴儿用口进行味觉、触觉的过程。通常孩子先是用口认识自己的手,当他能自由用手进行活动时,就开始随手抓东西,把东西放到嘴里,用口、舌来认识事物的性质,甚至连软和硬这样比较抽象的概念,婴儿都是用口来认识的。通过口认识世界,这个时期能持续到6-12岁。
婴儿出生时第一个能运动的器官就是口,婴儿就用这个他仅能支配的器官认识了手,他不停地吃手。在真正使用手时,幼儿几乎是见圆的就拧,见方的就按,见线就拽,音响、电视机、洗衣机……都成为他探索的对象。随着空间敏感期的到来,幼儿在使用手的同时,还在建立空间的概念:他喜欢插东西,将磁带插入,关上,打开,拿出,反复进行。成人很害怕这个开始,
成人最喜欢说:不要动。安静下来。其实,不让儿童行动,就等于不让儿童思考。
类别:宝宝成长历程
|
标签: 无标签